國際能源署(IEA)、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和歐佩克這世界三大主要石油預測機構的最新展望報告都已相繼出爐。EIA和歐佩克都認為,在未來八個月,如果歐佩克國家將產出維持在4月份3000萬桶/日的水平左右,那么2019年石油庫存將減少45萬桶/日,全年總共減少1.6億桶,也就相當于1.6天的全球消費量,而IEA卻認為庫存會略微增加。
今年以來,由于沙特牽頭歐佩克國家減產、伊朗和委內瑞拉原油生產遭美國制裁打擊,今年市場普遍預期石油庫存會減小。4月,三大機構的月度報告都認為今年會出現(xiàn)原油供給不足。然而,在本月15日發(fā)布的報告中,IEA重新計算了全球第一季度石油需求,并認為實際需求比其四月計算的數(shù)據少44萬桶/日。考慮到需求減少這個因素,IEA便下調了對全年石油需求的預期,并認為庫存會有所增加。
事實上,在全球需求低迷的背景下,三大機構都下調了對2019年需求的預期,在一月份預測的基礎上平均下調了12萬桶/日。但即便如此,歐佩克和EIA仍然分別預測原油需求會增長120萬桶/日和140萬桶/日。
然而,IEA最近下調需求預期卻會引發(fā)一些擔憂。IEA將全年需求預期下調9萬桶/日,主要是因為中國、日本、韓國等國的需求量在第一季度減少了44萬桶/日。雖然IEA表示需求增速的減緩持續(xù)期限不會太長,但是如果當前國際形勢持續(xù)惡化,那么IEA可能會繼續(xù)下調預期,其他相關領域的預期產量也會隨之下調。
在非歐佩克產量方面,三大機構的意見則逐漸趨同。IEA提高了對非歐佩克國家產量的預期,上調了13萬桶/日,而EIA和歐佩克則下調了其對增長的預期。EIA將其對非歐佩克國家產量的預期在2月報告的基礎上下調了34萬桶每日,其中產量減少幅度最大的是歐佩克非原油液體燃料(這一類燃料不包含在歐佩克+減產協(xié)議內,因此通常算作非歐佩克產出)。這方面產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美國制裁限制了伊朗凝析油(從氣田中提取的輕質原油)出口,也就是說此前伊朗對韓國的凝析油出口將無法維持。
這樣一來,這三大機構的預測逐漸達成一致,都認為在美國產量持續(xù)增加的影響下,非歐佩克國家石油產量今年將增加210萬桶/日。
在6月OPEC+召開會議討論2019年下半年產量之前,三大機構還會再發(fā)布一份月度報告,在這份報告中,IEA和歐佩克將把預測時間延長至2020年,和EIA保持同步。
IEA下調需求預期的決定說明,如果OPEC+將減產協(xié)議延長至年底,那么恰好可以保持供需平衡。如果下個月需求預期再次下調,那么OPEC+想要減少庫存的話,就需要加大減產幅度。不過如果伊朗和委內瑞拉石油產量的進一步下降,則正好可以起到減少庫存量的作用。